·威廉姆斯配方:从《游客》到《刺客》
哈里与杰克·威廉姆斯兄弟延续了《游客》的“多线疯跑”模式:希腊逃亡线、利比亚越狱线、伦敦美术班线,克罗斯家族支线:四驾齐驱制造信息过载的“爽感”。但这次配方明显超量——利比亚越狱越了个寂寞,如此大场面的暴力只为“诈胡”,未免闪了观众的腰;伦敦老奶搞艺术的支线图示悬念,强行埋梗,沦为刻奇;富豪家族宫斗像《继承之战》的草稿版;唯有母子线撑住全场——"猎头"的职业谎话荒诞双关,爱德华吐槽母亲“该把‘习惯性背后捅刀’印上名片”,在枪战间隙迸发出尖锐的家庭批判,可惜无差别屠村的血腥味与全剧的喜剧风严重违和。编剧试图用地理跨度(希腊—英国—阿尔巴尼亚—法国—西班牙—利比亚)掩盖逻辑断链,结果反暴露模板的疲态,希腊艳阳下的逃亡,终未照亮叙事迷宫的出路。
·人设对冲:更年早期PK青春晚期
基莉·霍威出演了一个另类道德主义者兼母职抗拒者的行动硬汉,贡献了职业生涯最生猛的表演:开场验孕棒爆粗口、用咖啡杯割喉、更年期潮热与狙击训练同步、使用别人的断指像用宜家铅笔头一样简易,当她吐槽"激素替代疗法药片比子弹更难搞"时,女性生理议题被巧妙纳入动作类型框架,让“更年期邦德”从噱头升华为性别叙事突破。但还是觉得动作戏对她有点超纲,她最自如的表演还是醉卧希腊海滩,精准拿捏“纵情享乐”与“借酒浇愁”间的五十度灰。
本剧是弗莱迪·海默的又一个儿子形象,与他在《贝茨旅馆》中的“弑母者”自成序列。过于沉潜的表演令他像误入动作片的艺术青年,他以《良医》的温吞气质来对抗火药桶老妈,用笨拙但轻盈的喜感制衡了这场血腥闹剧,让母子间斗嘴不停透出一种欲语还休的哀伤。
·杀手类型片困局:“失控”成为唯一新意
对比同期热播的《史密斯夫妇》《豺狼的日子》确有相似:职业杀手在平衡家庭生活与血腥职业间顾此失彼,被往昔秘密纠缠的反英雄“欲金盆洗手却难逃宿命”的经典设定。《妈妈是杀手》最叛逆之处是彻底拥抱“失控”。朱莉边贴激素贴片边吐槽“海水太咸伤皮肤”,刚被捅十刀踹下悬崖又湿漉漉爬上岸——这种反物理操作实则是主创的摆烂宣言:我们连现实主义的门都拆了!失控的代价是类型模糊:血腥屠村与伦敦美术班突兀如快闪,利比亚黑狱故事与主线强行黏合,矿业豪门黑吃黑阴谋成为全片最大败笔……剧集在恶搞与严肃间摇摆不定,最终以血腥暴力(剧组甚至配有“血液特效师”)与零散笑点草草妥协。
结语:模板的保质期与威廉姆斯的瓶颈
威廉姆斯兄弟曾用《游客》证明了“动作+荒诞+多线”配方仍能造爽剧,充满巧合、逻辑漏洞和交叠的角色弧光带来癫狂气质,试图融合喜剧、动作多种类型,但《妈妈是杀手》却未能复刻成功,多线叙事混乱到令人难以招架,沦为一场潦草的国际谍战。唯有母子二人夹枪带棍地言语交锋时,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才深动我心——让观众安安静静看一部儿子消化母亲杀手往事的剧集难道不香吗?(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