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而笨拙的封闭与悲伤
一个8岁的女孩,肥胖,她的父亲上班给茶包打标签,回家做飞鸟模型。母亲抽烟,酗酒,听板球比赛的广播,偶尔去超市借东西——不准备还的。为了节省塑料袋,母亲直接把东西放在裙子底下或者胸衣深处。他们不和女孩交谈,更不和她玩。学校里的人全都嘲笑她额头的褐色胎记。狗也不和她玩,她拿线球出来,狗就躲开了。唯一亲近的人是一个被日本士兵的鳄鱼咬掉脚而自闭的轮椅邻居。她的快乐是看动画片,和马克思看的一样,也是《诺布莱一家》。她喜欢她的宠物鸡,喜欢喝甜甜的炼乳,喜欢听雨落在屋顶上的声音。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女孩想问问美国的孩子是不是和澳大利亚的孩子一样也是从啤酒杯里生出来的。她随意地在邮局里找了一个美国人的地址。她给美国人写信,我是玛丽·黛西·丁克尔……美国人回信,我是马克思·杰瑞·霍洛维茨……写信,回信。回信,写信。二十年过去了。
《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黏土动画片,人物造型说不上好看,甚至有些笨拙,而旁白的声音,书信之中玛丽和马克思的声音,却非常的动人。看着看着,你会忘记或者忽略这是动画片,你会被故意不合比例的人物迷惑,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或者正如马克思被玛丽打开的回忆之门:犹太男孩马克思,被恶鸟攻击,被恶童欺负,他只有一个想象出来的朋友……1976年以前,他的人生几乎是失败的,而之后他几乎获得了新生。1976年,马克思收到玛丽的来信,由开始的惊恐而变得充实。他复信时的配乐,不仅精确地模拟了打字的节奏,而且幽默地模拟了内心的激越,然而后者从脸上是看不出来的。马克思其实仍旧痛苦,尽管他并不直说。他捂着脸站在墙角的时候,看医生的时候,大口大口地吞吃巧克力热狗的时候,在街头戴着头盔把耳朵鼻孔塞住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渴望去月球生活,因为只有那里才是安静的。
在邓肯·琼斯的电影《月球》之中,荒凉的月球矿区,唯一的工人山姆即将完成三年之久的工作,在准备回到地球的前夕,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被激活的克隆人。而山姆一向引以为精神支柱的深爱的妻子女儿也不过是一段植入式记忆,被骗的痛苦渐渐淹没了巨大的孤独。月球灰暗的地貌与它的荒凉本质相辅相成,保持着惊人的一致。马克思一厢情愿的安静之梦,恐怕只是因为他从未到过月球而已。
玛丽听从了马克思信中的话,告诉那个欺负她的男孩,她将来在天堂是主管巧克力的天使,那个男孩哭着走了。因为某种疾病,马克思无法流泪,玛丽就给他寄了一瓶自己的眼泪。马克思站在镜子前,将眼泪抹在脸上,体验着玛丽的泪水——类似的动人段落俯拾皆是,正如嗜吃如命的肥胖源于内心无穷无尽的难以排遣的悲伤。
马克思幼年的时候,父亲抛弃了母亲和他,没多久,母亲也开枪自杀了——马克思在给玛丽的信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漫长的人行道,有的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样,但是没有我这么多的裂缝。”马克思的心是破碎的,灵魂是清醒的。玛丽的爷爷、父母也是非正常死亡的——电影似乎有点儿轻描淡写,马克思的邻居艾维之死甚至有点儿喜剧色彩,然而这些并不妨碍尘世的真实与冷漠。
电影非常的细腻。玛丽成年之后,以马克思为例研究精神疾病,当她高兴地将学术成果寄给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难以置信,愤怒地拽掉了打字机的M键。通信中断了。玛丽粉碎了所有的书——她苦心经营的学术成果,放弃了比较健康的家庭生活,酗酒,颓废。爱她的丈夫离开她,去爬他的断臂山了。而这时的玛丽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走近了自杀的边缘——我们不禁担忧,生活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循环么?
影片的颜色是灰色的或者黑色的、褐色的,极少的艳色来自舌头和嘴唇,来自玛丽的发卡,来自玛丽送给马克思、马克思别在帽顶的毛线球。友情,吐露,沟通,依恋,指责,静默——我内心纠结得几近失语,我的感动一如我的难受——电影传达的微妙情绪早已超越了语言,使你只能描述镜头本身,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你慢慢体会着两个人的心,你渐渐从他们的心中发现了自己的心,你的童年,或者你的成年——不过是童年的放大而已,犹如玛丽和马克思互相看到的。
电影结尾,1996年,28岁的玛丽背着一个婴儿从澳大利亚来到纽约马克思的寓所,满墙贴着玛丽二十年来的书信,还有她8岁的时候寄来的自画像。她说,我不会画耳朵,但我的牙齿画得很好。64岁的马克思在等玛丽进门之前已经安然离世。他的胸前挂着识别人类表情的小本子——这是他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最后努力。
在此之前,马克思在给玛丽的和解信中这样写道:“我原谅你是因为你并非完人,而我也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况且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的人生之路会相交,我们会分享同一罐炼乳……”
看到这里,你会难受,你会流泪,但同时你知道你的难受是平静的,你的眼泪是平静的,你甚至有了一种释然的微喜。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有着这样毛病或者那样毛病的普通人,孤独得要命,绝望得要命,然而这世界上还是存在着温暖的,尽管这温暖时而那么近,时而又那么远。或许你会崩溃,你会摧毁——你当然明白真正的原因,电影在芸芸众生之中一眼选中了你,一把抓住了你,并用最重的铁锤敲碎了你的心。
电影开头告诉我们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亚当·艾略特拍摄这部电影是想让我们分享玛丽与马克思的故事。我的叙述仍然出于这样一个意思,与你分享两个寒冷而又微热的怀抱。关于书信,关于笔友,关于消逝的记忆,缺失M键的打字机,磁带,照片以及活生生的现在。你会觉得生活本身是这样的深刻,又是这样的平常;生命是这样的偶然,又是这样的必然。它似乎无所谓,但对互相依恋互相热爱的人,如马克思与玛丽而言,却是生命的奇迹。我相信,看过电影之后,恐怕我们很难忘记,这趟由38个灯泡、133个场景、212个黏土人物、475个微缩道具、632个黏土模具、808个茶包、1026张嘴巴、132480张独立画面构成的奇迹之旅。

陆川执导《北京2022》首曝预告,记录北京冬奥会闪光群像
剧光社讯 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今日,闭幕一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首次曝光先导预告及概念海报。影片由张艺谋担任监制,陆川执导,张和平

当爱情与谎言共舞,你敢相信最后的吻吗?(附送资源)中字
《吻我,凯特》是一部令人心跳加速的浪漫悬疑片,导演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将爱情中的信任与欺骗撕开一道裂缝。男女主的化学反应炽烈到银幕发烫,每一次对视都像在玩一场危险的博弈。剧情反转如过山车,当你以为猜透结局时,最后一个吻会彻底颠覆所有预设。配乐和光影的运用堪称教...

6月23日至27日重庆永川举办!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
4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本届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重庆市电影局和重庆

火了45年,这一恐怖IP终于完结!万圣节专供,尖叫女王最后一战
剧光社特稿 关于圣诞的电影不计其数,但Halloween(即“万圣节前夜”)专属的影片只有一个系列,那便是《月光光心慌慌》。 这一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恐怖片IP,在2018年再次重启。 新系列三部曲的最

“三年之后又三年”,一眨眼《无间道》已经20年了
剧光社讯 今天是香港经典警匪片《无间道》上映20周年,该片的4K修复版也于今天开始在香港重映。12月30日,《无间道》三部曲还将在中国台湾重映。《无间道》主演刘德华在庆祝该片上映20周年的VCR中这么

锐评东极岛
难看 难看得要死 两个小时我如坐针毡 有《南京照相馆》和《里斯本丸沉没》珠玉在前 更衬这个片的难看。。。众所周知 里斯本丸沉没体现的是中国渔民朴素的、超越民族、国籍、敌我的普世人道主义精神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人民共同追求正义捍卫人类尊严的写照 现在这片为了增...

《大明悬案录之鉴影篇》爱奇艺全网热播中 从案件人性裂缝找自我答案
由北京汇雅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麦乐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华艺佳图(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寻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耀拾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小小柿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

如果要给星际穿越一个分级,我把它分为【逼级片】
最近诺兰粉真是越来越猖狂惹。 早先拍蝙蝠侠估计算借了现代名著的光,群众基础本来就广,红了也算不得百分百英雄好汉,就算前面还有记忆碎片,那也毕竟没有上过天朝院线,没有得过奥斯卡或者永远得不到奥斯卡的男神主演,更别提情节不照着剧光社剧透贴掰开了揉碎了一帧帧回顾着...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发布“血捍山河”预告 以铁血抗争铭刻民族气节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将于8月15日全国公映。今日,影片震撼发布 “血捍山河”版

替天行“疯”一点就爆! 电影《爆裂点》爆裂集结 四大看点即将引爆2023年度最“疯”港片
剧光社讯“香港警匪动作片王者依然是林超贤!”2023年度硬核警匪动作巨制《爆裂点》于今日正式公映,一经上映影片便收获好评如潮并引发观众热议,尺度大开的震撼场面和全员失控的高能场面更是让观众在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