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请留步!
开门见山,2019年( nián)暑期档最值得一看的电( diàn)影,就是这部。

依照目前的( de)发展走势,《哪吒之魔童降( jiàng)世》大概正在重走当年《大( dà)圣归来》的路线, 或许在这( zhè)个青黄不接、缺斤短两的( de)暑期电影市场,本片的承( chéng)担的“任务”,要比后者更加( jiā)重,空间也更加广阔。
为什( shén)么如此肯定,近几年的华( huá)语动画生态表示, 技术早( zǎo)已不是衡量华语动画的( de)标准,文本才是 。
我们见证( zhèng)了太多拥有优秀画质的( de)动画电影,但拥有好故事( shì)的没几部。但凡一部拥有( yǒu)好故事的动画电影,一定( dìng)是爆款,比如《大圣归来》《白( bái)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 shì)》也是如此。

还记得我上学( xué)时候,导演饺子的短片 《打( dǎ),打个大西瓜》 我就很喜欢( huān),当年跟《李献计历险记》一( yī)同横空出世,这么多年过( guò)去了依然记忆犹新,如今( jīn)我并不担心电影的质量( liàng),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部作( zuò)品,把脍炙人口的经典神( shén)话故事、全新的角色塑造( zào)、无厘头笑料以及当代价( jià)值观结合的如此紧密。
我( wǒ)之前一直担心的就是“魔( mó)改”的故事跑偏,但如今看( kàn)来,电影的故事和人设虽( suī)然翻新,但整体还是以中( zhōng)国传统文化思维以及神( shén)话故事大框架为底色的( de)。
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电影( yǐng)之外的故事,恰好我是个( gè)《封神演义》的粉丝,恰好俺( ǎn)对中国传统神话、神仙谱( pǔ)系比较感兴趣,所以这里( lǐ)继续八卦, 哪吒为什么是( shì)魔童?电影里有哪些封神( shén)的梗?太乙真人为什么那( nà)副德行?申公豹为什么是( shì)豹子精?
当各位了解这些( xiē)内容,您就会明白,这部电( diàn)影虽然故事和人设大变( biàn),但这些是有依据的,骨子( zi)里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一( yī)套。
PS,目前电影已经点映过( guò)多轮,口碑早已炸裂, 剧光社( bàn)8.7、猫眼9.7、淘票票9.6 。。。

爸( bà)爸比较多:“哪儿托”到底是( shì)从哪来?
哪吒这个神话人( rén)物家喻户晓,但比起我国( guó)历史上那些吕洞宾、赵公( gōng)明、孙悟空等有名有姓的( de)神仙,“哪吒”这俩个字实在( zài)有些奇怪,也难怪相声里( lǐ)把这位错叫成“哪儿托”,成( chéng)为著名的包袱笑料。以至( zhì)于曾经一度,哪吒还被写( xiě)作为“那咤”。

您大概已经猜( cāi)到了,哪吒是外来人口 ,这( zhè)两个字是音译。
哪吒,真正( zhèng)的名字叫 “那罗鸠婆” 、也被( bèi)翻译为 “那拏天”(参考文献( xiàn):《中国神话大辞典》) ,这是印( yìn)度神话人物,早期为古代( dài)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 shén),在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 pó)罗多》等书中就已出现过( guò)。后来跟他老爹一起,被吸( xī)纳入佛教,在古籍《佛所行( xíng)赞·第一生品》和《北方毘沙( shā)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 zhōng)都有记载。
哪吒的名字,取( qǔ)自“那拏天”的梵文发音 “哪( nǎ)吒俱伐罗” 。
那拏天在佛教( jiào)中的职位,是 护法神 。
当然( rán),哪吒的“祖籍”也不是印度( dù)。神话故事是跟民族文化( huà)息息相关的,印度也是一( yī)样 ,哪吒的诞生,最早要追( zhuī)溯到波斯。

这个人物来自( zì)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也就( jiù)是是我们熟悉的拜火教( jiào)、明教 。传说中的王朝“皮西( xī)达德王朝”第七位国王 努( nǔ)扎尔(Nuzad) ,是波斯战神。
首先努( nǔ)扎尔在读音上与哪吒读( dú)音几乎一样,其身份也与( yǔ)哪吒相似。努扎尔是国王( wáng)玛努切赫尔的儿子,也是( shì)玛努切赫尔国王的太子( zi)。在长达120年之久的玛努切( qiè)赫尔执政期间,努扎尔作( zuò)为太子一直四处征战,奠( diàn)定了其战神的地位,可惜( xī)后来登基没多久,就让人( rén)给宰了。
随着波斯的入侵( qīn), 为婆罗门教带来了波斯( sī)的拜火教基因 。战争努扎( zhā)尔也是这个时候进入到( dào)印度神话中,后来成为佛( fú)教的一员。
在我国, 哪吒的( de)名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 cháo)时代的梁朝书籍中。

梁武( wǔ)帝(萧衍)执政时期,释惠皎( jiǎo)撰写《高僧传》,其中记载高( gāo)僧道宣的故事云:“道宣持( chí)律精苦,尝夜行,道临阶,坠( zhuì)。忽一人承其足曰:‘某非常( cháng)人,即毗沙门天王哪吒太( tài)子也,以护法,拥护和尚,时( shí)已久矣’”。
可见,这个时候,哪( nǎ)吒还是我佛的护法大神( shén)。
说到他爹,哪吒(那拏天)在( zài)印度的老爸,在是佛教四( sì)大护法之首—— 毗沙门天王( wáng) ,在中国他有个更熟悉的( de)名字—— 北方多闻天王 。 哪吒( zhā)是多闻天王的第三个孩( hái)子。
PS,拜火教中,努扎尔也是( shì)玛努切赫尔的第三个孩( hái)子。
这位说了, 哪吒老爸不( bù)是托塔天王李靖啊,怎么( me)又成了四大天王的孩子( zi) ?这就到了显示我国民俗( sú)神话极强极强的包容性( xìng)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时候( hòu)了。
当佛教被传入中国之( zhī)后,哪吒与四大天王也进( jìn)入到了中国神话体系之( zhī)中。但在隋唐时期,四大天( tiān)王还不是这个亚子,造型( xíng)那时候还是直接源自印( yìn)度大乘佛教的形象,法器( qì)拿什么的都有, 而且当时( shí)北方多闻天王手里拿的( de)是宝塔 。
后来唐朝名将凌( líng)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 lǐ)靖(李药师)因功勋显赫,被( bèi)后人纪念,就像关羽被封( fēng)为武圣一样,李靖也借了( le)北方多闻天王的形象,手( shǒu)托宝塔,成为与唐朝名将( jiāng)结合演变而成的神话人( rén)物。但人们觉得四大天王( wáng)中,只有多闻天王名字,其( qí)他三位不配拥有姓名吗( ma)? 干脆把让李天王单独出( chū)列吧,自立门派,就是我们( men)熟悉的托塔李天王。
关于( yú)这段详细内容,可参考俺( ǎn)《狄仁杰四大天王》的文章( zhāng):
四大天王到底是谁?10个问( wèn)题看穿波澜暗涌的大唐( táng)

至此,手托宝塔的这位,就( jiù)跟四天大王已经没关系( xì)了,从多闻天王升级到了( le)托塔李天王,变成了 天庭( tíng)军区总司令 。没想到多闻( wén)天王儿子哪吒沾光了,摇( yáo)身一变李靖的儿子,抛弃( qì)了“旧爹”,随着新爹一块“鸡( jī)犬升天”。还多了一个姓: 李( lǐ)哪吒
有意思的是,托塔天( tiān)王的全称叫做 “高上神霄( xiāo)毗沙门托塔天王” ,没错,虽( suī)然李靖不当多闻天王了( le),但他的印度名字“毗沙门( mén)”却得以保留,这份乱啊。
PS,四( sì)大天王也后来变了样子( zi),融合了本体民俗和神话( huà)故事,不拿宝塔的多闻天( tiān)王后来改拿伞了,也有了( le)新名字叫 魔礼红 。

可见,从( cóng)波斯拜火教传到印度婆( pó)罗门教,又在印度佛教中( zhōng)形成体系,再从印度传到( dào)中国,被传入本土后,先有( yǒu)民间传说,后有戏曲和小( xiǎo)说等内容,综合了波斯战( zhàn)神和佛教护法神的精华( huá),我国道教的哪吒即由此( cǐ)流变而来。
但,虽然哪吒这( zhè)个人物是舶来品,但从形( xíng)象到故事,都是基于我国( guó)文化原创的,跟印度波斯( sī)一点关系也没有。

附1:“哪吒”字意
音译的( de)名字,为什么用这两个字( zì)?也是有原因的。
“哪(ne)”在《康熙( xī)字典》里指“傩”,本意是驱邪( xié)消灾,鬼神之偶像;“吒”字为( wèi)正义,咤(异写)即 叱 吒,指叱( chì)吓邪恶之意,万邪诸恶的( de)克星,象征叱怒也;哪吒合( hé)一即以傩叱祓禳鬼怪,有( yǒu)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 wú)不胜之意义,此神名叱咤( zhà)风云,代表至高无上的神( shén)威。

双面魔童:斗战圣( shèng)神的发迹史
《哪吒之魔童( tóng)降世》中,哪吒被设定为天( tiān)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 liàng)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 zūn)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 hé)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 zhōu)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 wán)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 jiān)。

这个设定,大家会觉得是( shì)参考了《西游记》中孙悟空( kōng),混元珠与猴子的仙石对( duì)应,而且电影里,也把乾坤( kūn)圈当“紧箍咒”用。其实无可( kě)厚非,比起孙悟空斗战胜( shèng)佛的身份,出身于波斯战( zhàn)神的哪吒也不遑多让。
来( lái)到道教之后,哪吒的职位( wèi),叫做“中营金环大元帅、威( wēi)灵显赫大将军”,更直白一( yī)些, 在《三教搜神大全》中描( miáo)述:“玉帝封他为三十六员( yuán)第一总领天神之领袖,永( yǒng)镇天门。”在《西游记》第八十( shí)三回,莲花化身后的哪吒( zhā),“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 shén)通广大。”
PS,三坛海会大神 :
这( zhè)个称号是《西游记》的里,但( dàn)不是职位,而是头衔。 这其( qí)实跟“高上神霄毗沙门托( tuō)塔天王”这样佛道混搭的( de)名字一样,是《西游记》的特( tè)色。三坛是道教词语,天地( dì)水三坛,海会是佛教词语( yǔ),就是僧人聚会的意思,所( suǒ)以“三坛海会大神”就是个( gè)混搭的,这是收拾孙悟空( kōng)时,玉帝给哪吒的名号,相( xiāng)当于 “海陆空总领先锋官( guān)” 一样,并不是个职位
可见( jiàn),天庭军区总司令的儿子( zi),也不是省油灯。
而且电影( yǐng)中这样的设定,也跟哪吒( zhā)的出身有关。咱们不考虑( lǜ)前身拜火教和佛教中的( de)出身, 单说道教中的哪吒( zhā),就有两种来历。其一是《三( sān)教搜神大全》,其二是《封神( shén)演义》。

★魔神转世( shì)
在《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中( zhōng),哪吒的前身是玉帝账下( xià)一位大罗金仙,而且形象( xiàng)唬人,文中描述:
身长六丈( zhàng)、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 bì)、口吐青云、脚踏磐石、手持( chí)法律、大喝一声、云降雨从( cóng)、乾坤烁动。
从其描述来看( kàn),要不是他是神仙, 称之为( wèi)恶鬼绝对有人信 。玉帝命( mìng)他下凡除妖,所以才托生( shēng)为李靖之子。
电影里,哪吒( zhā)魔童的形象,正是来源于( yú)此,“头戴金轮”不言而喻,只( zhǐ)是电影中为了避开紧箍( gū)咒,将其变成了项圈,眉心( xīn)中的印记,在哪吒变身后( hòu)也有“三头九眼”的象征。

★灵珠子转世
在( zài)《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前身( shēn)是灵珠子。
灵珠子是我国( guó)神话传说中在昆仑山天( tiān)池处因久遇仙气而成天( tiān)灵地宝的一块宝石。是采( cǎi)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 jīng)华形成的。也有民间传说( shuō)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 niáng)座下的护法童子,后出世( shì)换名为哪吒。
在《封神演义( yì)》中也沿用了设定,灵珠子( zi)是阐教的镇教之宝,乃玉( yù)虚宫掌门元始天尊赠给( gěi)乾元山金光洞的奇宝,由( yóu)太乙真人送下凡间,托生( shēng)为李靖之子,后来成为太( tài)乙真人的弟子哪吒。

电影( yǐng)里,混元珠的设定,正是来( lái)源于此,只不过电影分化( huà)出阴阳二珠,变成了灵珠( zhū)和魔丸,这是电影的原创( chuàng),一方面强化了“魔神前世( shì)”,另一方面也符合道家阴( yīn)阳学说。
说白了,魔童就是( shì)《三教搜神大全》与《封神演( yǎn)义》的结合体,二者的共同( tóng)点,决定了哪吒是天地之( zhī)灵、万物之精,这一点也决( jué)定了其叛逆的性格。
附2:三太子
“哪吒三太( tài)子”的称号想必大家不陌( mò)生。但李靖又不是皇帝,哪( nǎ)吒为什么被称为“太子”。
很( hěn)简单,不一定是皇帝的孩( hái)子可以被称为太子,“太子( zi)”的名号在周朝时期,诸侯( hóu)、王爷的孩子也可以被称( chēng)为太子,在汉朝时期,太子( zi)才被确立为接任未来皇( huáng)位储君的称号。 诸侯王的( de)继承人改称“世子”。
“哪吒三( sān)太子”这个称号,正式被确( què)立是在元朝。 因为在金国( guó)、元朝时期, 皇子与宗王之( zhī)子均可称“太子” ,是源自女( nǚ)真的称谓,比如四太子金( jīn)兀术, 是汉代之后的例外( wài)。
而李靖贵为“天王”,儿子哪( nǎ)吒被称为太子也是可以( yǐ)滴。同理,东海龙王的儿子( zi)敖丙,被称为“龙王三太子( zi)”也是成立的, 哪吒和敖丙( bǐng)不愧是好基友,连名号都( dōu)一样。
但在《封神演义》中,哪( nǎ)吒被称为“三太子”是错误( wù)的,因为当时李靖只是个( gè)总兵,相当于地方司令,也( yě)不是诸侯和王爷。而三太( tài)子的称号,则是李天王时( shí)期哪吒的头衔之一。

龙( lóng)族天敌:想你时你在闹海( hǎi)
《哪吒之魔童降世》很有新( xīn)意的地方,就是对故事大( dà)刀阔斧的改动,而且改的( de)不错的说,因为这是有关( guān)哪吒诞生故事中,第一次( cì)没有“闹海”。

“哪吒闹海”,家喻( yù)户晓,从电视剧到动画片( piàn),小正太洗澡的故事,风靡( mí)万千少女。这个典故之所( suǒ)以出名,要感谢原著《封神( shén)演义》,但很少人了解,封神( shén)演义也不是“哪吒闹海”的( de)原创。
就像《水浒传》中将水( shuǐ)泊梁山宋江三十六员礼( lǐ)赞、武松打虎、石秀杀嫂为( wèi)首的元曲等写进书中,从( cóng)而让这些典故流芳千古( gǔ)一样, 哪吒闹海也是脱胎( tāi)于民间传说,被写进了《封( fēng)神演义》中。
这里要多说一( yī)嘴,虽为《封神演义》小说的( de)粉丝,也不得不承认,原著( zhù)内容实则过于公式化,角( jiǎo)色扁平,故事推进生硬。说( shuō)句不好听,整本《封神演义( yì)》,就是一本人物设定集,或( huò)者是一套故事梗概,所以( yǐ)封神的改编空间非常大( dà)。
但就这本“设定集”中, 唯独( dú)哪吒发迹,是完整的故事( shì)。这是连姜子牙、杨戬都没( méi)有待遇 ,后几位都是从下( xià)山开始说起,只有哪吒从( cóng)出生到莲花化身、学艺下( xià)山是自成一派,整整三回( huí)都是他的故事,好似《水浒( hǔ)传》中的“武十回”(武松从打( dǎ)虎到上二龙山的十个章( zhāng)回)。
而且读者明显能感觉( jué)到,哪吒这套故事跟全书( shū)明显不在一个节奏中,封( fēng)神武王伐纣的格局,但唯( wéi)有哪吒故事里有天庭也( yě)有龙宫还有阴曹地府,这( zhè)块更像是《西游记》的故事( shì)。
这就要托当时民间传说( shuō)的福了,哪吒的故事,起源( yuán)于何处不时而知 ,但在元( yuán)代成书,明代完本的《三教( jiào)搜神大全》中就有过记载( zài) 。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 nà)一套:闹东海、杀龙太子、水( shuǐ)淹陈塘关、灭石矶娘娘、莲( lián)花化身、折骨还父、追杀李( lǐ)靖。

原来《封神演义》在写这( zhè)段故事时,把《三教搜神大( dà)全》又抄了一遍。
正因为有( yǒu)着完整故事为依托,哪吒( zhā)的诞生和发迹才家喻户( hù)晓,也有了后世大量文学( xué)、影视作品对其二次加工( gōng)。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最难( nán)改编的。也是电影的不俗( sú)之处,能对如此深入人心( xīn)的故事进行大幅改动,而( ér)还有的放矢,改的挺好。
比( bǐ)如原著中对父权的反抗( kàng),迂腐的李靖,在电影里变( biàn)成了亲情的维系,符合当( dāng)代审美。原著中的毫无存( cún)在感的殷夫人,变成了巾( jīn)帼女强人,也是时代潮流( liú)。原著中哪吒与敖丙这对( duì)冤家,在电影里成了好基( jī)友。 这种阴阳对比、互为转( zhuǎn)化的设定,乃是导演一贯( guàn)的手法,看《打,打个大西瓜( guā)》就知道了。
谁说没有闹海( hǎi)?下一部肯定有,龙王水淹( yān)陈塘关,哪吒大闹东海,在( zài)南天门前活捉龙王,这都( dōu)是原著故事,敖丙大义灭( miè)亲?希望是吧。

附3:莲花化身
下一部肯定( dìng)会有的情节,就是莲花化( huà)身。

与《封神》不同的是,《三教( jiào)搜神大全》的后半段,就是( shì)莲花之后的情节,因为后( hòu)者里,哪吒跟武王伐纣没( méi)关系,后者描写:
哪吒“折骨( gǔ)还父”之后,去到了西方极( jí)乐世界,见到了世尊(就是( shì)释迦摩尼,《封神》的时间里( lǐ)还没有这位呢),希望辅佐( zuǒ)世尊(也算回归故里了)。世( shì)尊见他可以降妖除魔,便( biàn)以“荷菱为骨、莲藕为肉欧( ōu)、莲叶为衣,令其复活,并授( shòu)以密旨以及“木长子”,使其( qí)能大能小,穿河入海、斗转( zhuǎn)星移”,至此哪吒被引荐到( dào)凌霄宝殿,成为玉帝账下( xià)大将。
在《封神》中,化莲花是( shì)师父太乙真人给他的。
当( dāng)哪吒还是佛教护法的时( shí)候,哪吒就有“析骨还父、析( xī)肉还母”的典故,比如宋代( dài)佛经《密庵和尚语录》《景德( dé)传灯录》《五灯会元》中就记( jì)载了类似的故事,可见哪( nǎ)吒“自杀”是从印度那边带( dài)过来的。而借莲花托生复( fù)活则是中国人创造。因为( wèi)莲花是道家所尊奉的至( zhì)沽、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 de)象征之一。民间传说中哪( nǎ)吒以莲花为身,正意味着( zhe)使其彻底脱凡去俗,走向( xiàng)神圣,走向永生。
另一个意( yì)思,就是从佛教正式转行( xíng),加入道教。 《三教搜神大全( quán)》中哪吒“莲花化身”的典故( gù),真实的记录了哪吒这次( cì)跳槽:咱原本可是一心向( xiàng)佛,但是如来佛不收留啊( a),也怪不得俺了。

魔化体质( zhì):凶狠的狂战士
《哪吒之魔( mó)童降世》中哪吒会变身,跟( gēn)超级赛亚人一样,而且脾( pí)气不太好,这也是有渊源( yuán)的。

哪吒的形象深入人心( xīn),源自《哪吒闹海》《哪吒传奇( qí)》等作品中,玲珑剔透的小( xiǎo)正太,非常卡哇伊。这其实( shí)是“误读”,是后世对哪吒形( xíng)象的二次加工,就跟电视( shì)剧《西游记》里把孙悟空等( děng)人“去妖魔化”的一样,是约( yuē)定俗事的大众化改编。
《封( fēng)神演义》原著里,哪吒是一( yī)位帅小伙,但跟小正太没( méi)什么关系,原著形容:
“面如( rú)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 guāng),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 zhā)莲花化身。”
我们暂时不考( kǎo)虑“一丈六”为多高,就这个( gè)造型,威武霸气。而且书中( zhōng)对于战场上的哪吒,也有( yǒu)大量诗赞,其中多少将其( qí)形容为猛兽,比如打帮助( zhù)黄飞虎打韩荣那一回:“哪( nǎ)吒锏枪生烈焰,韩荣马上( shàng)逞英豪。众将精神雄似虎( hǔ),哪吒像狮子把头摇。”倒是( shì)跟跟电影中哪吒变身后( hòu)的形象倒是差不多。
哪吒( zhā)虽然帅,但其行为和性格( gé),却是典型的“魔童”。

“哪吒三( sān)回”的故事不再赘述,只是( shì)从杀龙太子、揍龙王、挑衅( xìn)石矶娘娘,每次都是他先( xiān)挑事,这都是他七岁时候( hòu)干的事情。后来小哥一怒( nù)之下竟然把自己剖腹挖( wā)心,还是不安生。
书中形容( róng)“哪吒他生前性格勇猛,死( sǐ)后魂魄也是骁雄”,逼着她( tā)妈殷夫人给自己修宫殿( diàn):“不肯造行宫与我,我便吵( chǎo)你个六宅不安。”等到重生( shēng)之后,哪吒更对老爹穷追( zhuī)猛打,不弄死李靖不罢休( xiū)。要不是燃灯给了李靖玲( líng)珑宝塔降服哪吒,李靖估( gū)计就封神了。

如果说是哪( nǎ)吒小时候不懂事,那么长( zhǎng)大后这位照样没咋收敛( liǎn)。
书中有大量哪吒凶狠的( de)描写,从打张桂芳到力敌( dí)魔家四将,到生抗闻太师( shī)手下的四大雷部正神,都( dōu)是一马当先,而且是个火( huǒ)药桶:“哪吒听罢大怒: 这泼( pō)道焉敢如此放肆。。。”此等描( miáo)写太多了,可见哪吒很容( róng)易失控
姜子牙账下唯一( yī)一次内讧,就是哪吒和黄( huáng)天化, 俩人差点打起来。要( yào)不是姜子牙在场并及时( shí)阻止了他们,恐怕这两位( wèi)性烈如火的猛将就要展( zhǎn)开一场内战了。
所以,后来( lái)姜子牙金台拜将,哪吒被( bèi)封为前部正印先锋官之( zhī)一, 哪吒后哨,其余三个是( shì)黄天化、武吉、南宫适(kuo),后俩( liǎ)位是吉祥物,黄天化嗝屁( pì)之后,哪吒成为第一先锋( fēng)官了。

比如睿智低调的bug杨( yáng)戬,先锋还是需要霸气一( yī)些,狠辣一些,哪吒当仁不( bù)让,加上莲花化身,不惧魂( hún)魄攻击(余化、张桂芳真倒( dào)霉),还有一身法宝。 令他成( chéng)为了封神中周军乃至于( yú)所有角色中杀人、伤人最( zuì)多的角色,用“狂战士”形容( róng)哪吒再合适不过。
这样的( de)哪吒,是否与大家印象中( zhōng)的小正太不一样呢?无可( kě)厚非,文艺作品对角色进( jìn)行加工,才使得哪吒的形( xíng)象落地生根,更加大众化( huà),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 zài)这个原创性很大的故事( shì),对哪吒的正太形象进行( xíng)了“魔化”的塑造,绝非凭空( kōng)捏造,也是有道理的。

原著( zhù)里,哪吒本身就是个脾气( qì)暴躁、容易失控的狂战士( shì),更别说小时候干得那些( xiē)出格之事。将魔童的设定( dìng)放置在电影大环境下,造( zào)成了很多搞笑事件,也突( tū)出了格格不入的特质。
所( suǒ)以电影正是运用了这个( gè)噱头,魔童一样的小正太( tài),但骨子里面还是大众熟( shú)悉的“小英雄”人设,魔化与( yǔ)正太化之间的冲突,哪吒( zhā)对于之间心智的控制都( dōu)有描写,使得电影并没有( yǒu)跑偏,与当代观众印象中( zhōng)的哪吒完成融合。
这世界( jiè)上所有的伤害都是一场( chǎng)误会。美好的主流价值观( guān)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哪( nǎ)吒 。

附4:哪( nǎ)吒与孙悟空
虽然在《西游( yóu)记》里美猴王压三太子一( yī)头,但毕竟是猴子的主场( chǎng),哪吒论本领也不亚于猴( hóu)子。二位都是战神,而且出( chū)身相似,一位是灵珠,一位( wèi)仙石,都会“三头六臂”,可见( jiàn)二者都是民间神话约定( dìng)俗成的产物。只不过二者( zhě)区别之处, 一位从道教齐( qí)天大圣跳槽到佛教成为( wèi)斗战胜佛,一位则是从佛( fú)教护法神,跳槽到道教成( chéng)为中坛元帅,佛道之间互( hù)通有无,你来我往。
值得一( yī)提的是,在元朝杨景贤的( de)《西游记戏文》中,哪吒是护( hù)送唐僧取经的十位保护( hù)神之一。

而且从《大话西游( yóu)》《西游伏魔篇》再到《悟空传( chuán)》,这些作品有意无意的都( dōu)在强化孙悟空的异类熟( shú)属性和魔化特征,有点发( fā)掘其原著形象的感觉,而( ér)《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 rú)此,这绝非偶然。
哪吒作为( wèi)道教大神,其形象早已固( gù)定成小娃娃造型,而本片( piàn)则是对其真正的形象进( jìn)行了挖掘,一方面让观众( zhòng)感到新颖,另一方面也会( huì)打破哪吒传统的小儿科( kē)定位,人家本来就是凶神( shén)一位,如今三太子施展空( kōng)间太小,而这部电影对其( qí)形象的重塑,以及“英雄不( bù)问出处”的草根定位,和“我( wǒ)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 jīng)神,这才是符合当下观众( zhòng)审美的超级战士属性。
如( rú)今满银幕猴子乱跑,随着( zhe)本片大热有望打破垄断( duàn),三太子未来可期啊。
附5:三太子敖丙( bǐng)
与哪吒一样,都是“三太子( zi)”,这位则是哪吒的反向映( yìng)射。

无论是原著,还是各类( lèi)影视作品,敖丙绝对是十( shí)足的反派。原著里很惨,被( bèi)哪吒打死并抽筋。《哪吒传( chuán)奇》里则是诬陷哪吒偷龙( lóng)珠。本片里对敖丙进行了( le)正向的塑造,成为英俊潇( xiāo)洒的玉面侠客,这个三太( tài)子身上,体现的同样是反( fǎn)叛精神。
但电影阴阳互相( xiāng)转化的设定,决定了该角( jiǎo)色绝不简单,这一集就差( chà)点黑化。下集龙族水淹陈( chén)塘关,敖丙的选择也是关( guān)注点。
敖丙可是封神榜上( shàng)有名之人,死后被封为了( le) “华盖星” ,在紫微斗数中,代( dài)表孤傲、孤寂、超然的命象( xiàng)。这大概也是敖丙的未来( lái)命运了。

法相变( biàn)身: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 liù)臂
电影里哪吒会变身,也( yě)是有依据的,因为原著里( lǐ)哪吒也会变身,叫做“法相( xiāng)”。

《封神演义》原著中,哪吒是( shì)三头八臂,出自第七十六( liù)回,哪吒食饮太乙真人所( suǒ)赠的三枚火枣和三杯仙( xiān)酒所得,每当哪吒变出三( sān)头八臂法身后,蓝面獠牙( yá)赤发,三头九眼,并且每只( zhǐ)手上都拿着一件神兵利( lì)器,分别是: “乾坤圈、混天绫( líng)、金砖、火尖枪X2、九龙神火罩( zhào)、阴阳双剑”,一共手使八件( jiàn)神器法宝,而双脚下踏着( zhe)风火二轮,这副模样,魔神( shén)无疑。
收了法身就会变回( huí)原来面如傅粉的莲花化( huà)身模样。 电影里并没有表( biǎo)示其“蓝面”的形象,赤发+尖( jiān)牙还是有的,再加上超级( jí)赛亚人的发型,更像原著( zhù)中形容的“狮子”形象了。

但( dàn)这个形象跟西游记里有( yǒu)所有出入,后者是“三头六( liù)臂”,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 shì)》也是如此,这其中有着民( mín)俗的诉求。
“法相”这种东西( xī),是源自佛教, 《封神演义》中( zhōng)有法相的不少,比如文殊( shū)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 háng)道人,三大师收狮象犼的( de)时候都现了法相,基本都( dōu)是一副鬼样子,而三位也( yě)就是后来的文殊、普贤和( hé)观音三位菩萨。还有西方( fāng)准提道人, 更离谱,三十四( sì)头,十八只手。反正去过庙( miào)里的朋友都知道,头多胳( gē)膊多都是佛教法相的特( tè)征,也不知道他们脊椎能( néng)不能受得住.
其余还有几( jǐ)位,是被 “被动法相” ,跟哪吒( zhā)一样都是师父骗徒弟吃( chī)点毒药进化而成,肋生双( shuāng)翅的雷震子、三头六臂的( de)殷郊、吕岳、眼眶长手的杨( yáng)任,可惜这三位比较倒霉( méi),都变不回去了,只能这么( me)呆着。唯独哪吒可以跟三( sān)大师一样,能够变回去。

哪( nǎ)吒早期是三头八臂的,这( zhè)是他从佛教带回来的,也( yě)是最著名的。
《佛学大辞典( diǎn)》:“那吒,毗沙门天王之太子( zi),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也。”
元( yuán)朝修建大都城,明朝刘伯( bó)温重修北京城,也参考了( le)八臂哪吒
正阳门东边的( de)崇文门、东便门,东面城的( de)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半( bàn)边身子的四臂;正阳门西( xī)边的宣武门、西便门,西面( miàn)城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 nǎ)吒那半边身子的四臂;北( běi)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 shì)哪吒的两只脚。从此北京( jīng)城也叫“八臂哪咤(哪吒)城( chéng)”的说法。

但后来,哪吒逐渐( jiàn)成了“三头六臂”,这是中华( huá)传统文化里的“三六九”数( shù)字连用的习惯影响, “三头( tóu)六臂九眼”,这才像话。
另外( wài)也有一种说法,相传古人( rén)参考了佛教哪吒的画像( xiàng), 佛教天神要两手合十,哪( nǎ)吒有八条手臂,其中两条( tiáo)手臂合十,另外六条手臂( bì)手持法器。那么当哪吒跳( tiào)槽到道教之后,就不用行( xíng)外国礼了,所以就去掉了( le)两只手。
可见,很多明代小( xiǎo)说里哪吒都是八臂,比如( rú)《水浒传》里“八臂哪吒”项充( chōng),但在《西游记》里还是选择( zé)了“三头六臂”的说法,更符( fú)合我国民俗,也无可厚非( fēi)。
有意思的是,如今越来越( yuè)多的作品,对哪吒三个头( tóu)开始做文章,哪吒不同的( de)面相和身份,三头各表现( xiàn)一种,乃是主流。比如天开( kāi)工作室的1/4哪吒雕像,三个( gè)头分别是: 愤怒、女相、罗刹( shā) 。正好代表了在大众心中( zhōng)的三种特色。

附6:哪吒的( de)两位哥哥去哪了?
跟老师( shī)学艺去了,书中李靖交待( dài)的很清楚: “不才有三子:长( zhǎng)曰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 dòng)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曰( yuē)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 pǔ)贤真人为师。”

两位哥哥第( dì)一次出场,就是阻止哪吒( zhā)杀李靖的环节,话说李靖( jìng)也够没面子的。随后二位( wèi)下山, 金吒有文殊给他的( de)遁龙桩(七宝金莲),木吒用( yòng)吴钩剑(雄)、干将剑(雌) ,两位( wèi)亮眼的环节,除了消灭九( jiǔ)龙岛四圣,就是智取幽魂( hún)关了。
二位的原型值得一( yī)书。
作为老大,金吒的原型( xíng)自然是 毗沙门天王的大( dà)儿子——甘露太子 ,这位四头( tóu)八臂,比哪吒还多一个脑( nǎo)袋。

但 “金吒”这个名字,则是( shì)来源于军荼利明王菩萨( sà) ,也被翻译为“军吒利明王( wáng)”,意思就是 “持甘露瓶的明( míng)王” 。只不过这个甘露明王( wáng)跟甘露太子不是同一个( gè)菩萨,反正金吒的形象跑( pǎo)不掉的就是“持甘露瓶”,可( kě)惜原著中这位拿的是“七( qī)宝金莲”。
比起大哥,木吒的( de)存在感高了很多。
木吒,也( yě)被写作“木叉”。他的原型是( shì)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 独( dú)童子,是马头观音的化身( shēn)之一 ,也被说成是观音的( de)化身。而木叉又是观音的( de)徒弟(《封神演义》里他是普( pǔ)贤的徒弟),在《西游记》里收( shōu)沙僧时, 观音的徒弟惠岸( àn)行者就是木吒,至少这里( lǐ)就跟毗沙门的二儿子有( yǒu)了联系。

严父+憨师:李靖( jìng)与太乙真人
如果说《哪吒( zhā)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挖( wā)掘是有着原著依据,那么( me)对于李靖和太乙真人则( zé)是原创了,对了还有殷夫( fū)人。

有道是“子不教父之过( guò),教不严师之惰”这两位在( zài)《封神演义》中,口碑都不咋( zǎ)地,哪吒叛逆的性格全拜( bài)二位所赐,必须改。
★先说李( lǐ)靖。
李天王在《西游记》里那( nà)副德行就别提了,《封神演( yǎn)义》也好不到哪儿去。书中( zhōng)这位是西昆仑散仙度厄( è)真人的徒弟,但水平一般( bān),宝塔还是燃灯给他的, 加( jiā)入武王伐纣后,只干了一( yī)件事,用宝塔压死了火德( dé)星君罗宣,其余寸功未立( lì) ,最后混了一个天王之职( zhí)位.
相比之下,同门师兄弟( dì)郑伦不知道比李靖高到( dào)哪里去了。

原著中李靖是( shì)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哪吒( zhā)小时候不管不问,只是操( cāo)练军马,不教儿子,才惹出( chū)祸事。龙王熬光要上天庭( tíng)告御状,李靖听后 “大哭不( bù)止” ,殷夫人给哪吒修了行( xíng)宫,这个傻X还骂老婆,拆行( xíng)宫。一系列行为导致哪吒( zhā)复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 shì)追杀老子,把李靖追的狼( láng)狈不堪,这样的爹不要也( yě)罢。
同样是总兵, 汜水关总( zǒng)兵韩荣和余化龙这俩忠( zhōng)义无双的凡人,比李靖强( qiáng)太多了。
★太乙真人就更离( lí)谱了。

这位就是护犊子,给( gěi)了哪吒混天绫和乾坤圈( quān)之后就不管了,要不是他( tā),哪吒就是去洗个澡,这两( liǎng)件法宝还不至于大闹东( dōng)海。然后呢?哪吒无故射死( sǐ)了石矶娘娘的童子,这位( wèi)不但不责骂徒弟,还下山( shān)帮着徒弟打石矶,用九龙( lóng)神火罩把人家烧死了,你( nǐ)昆仑十二仙之一啊,哪有( yǒu)这样当老师的?
后来太乙( yǐ)给了哪吒三头八臂,原因( yīn)也是很搞笑:“子牙行营有( yǒu)许多异士,然而有双翼者( zhě),有变化者,有地行者,有奇( qí)珍者,有异宝者,今着你现( xiàn)三头八臂,不负我金光洞( dòng)里所传”。
眼瞅着广成子赤( chì)精子都把镇洞之宝番天( tiān)印、阴阳镜都给了徒弟了( le),自己一咬牙,把压箱底的( de)九龙神火罩、阴阳剑也给( gěi)了哪吒。意思就是,给你这( zhè)么多法宝,要给我们家涨( zhǎng)涨威风,不能输给其他仙( xiān)人哦。
要知道,当时哪吒已( yǐ)经是周营杀人最多的武( wǔ)将了,太乙还是这幅攀比( bǐ)不忿的形象,吃相难看。
不( bù)过太乙这幅折腾,还是有( yǒu)成效的,老大老二广成子( zi)和赤精子教了殷郊殷洪( hóng)俩反骨仔,至此沉沦。万仙( xiān)阵亮眼的三大师后来跳( tiào)槽去了佛教,玉鼎真人跟( gēn)他徒弟杨戬一样都很低( dī)调(这人极为抠门,连法宝( bǎo)斩仙剑都舍不得给杨戬( jiǎn)), 唯独太乙真人,仗着徒弟( dì)的声势,最后升职到了道( dào)教四御之一“东极青华大( dà)帝”的职位,跟南极仙翁平( píng)起平坐了。
再多说一嘴, 十( shí)二仙里最倒霉的当属清( qīng)虚道德真君了 ,自己一洞( dòng)宝贝连带两匹坐骑都给( gěi)了俩徒弟黄天化和杨任( rèn),看样子有跟太乙真人叫( jiào)板的意思,让自己的徒弟( dì)不能输给哪吒。结果徒弟( dì)都挂了,自己的宝贝一个( gè)也没留下不说,他也再没( méi)了消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 shì)》中,二位形象完全扭转。

太( tài)乙真人,憨态可掬的形象( xiàng),不再咄咄逼人,直接将其( qí)踢出了十二仙的行列,他( tā)跟申公豹争夺最后一个( gè)仙班,成为搞笑角色。 电影( yǐng)中的太乙真人,大概参考( kǎo)了《封神演义》中的黄龙真( zhēn)人,昆仑十二仙的搞笑大( dà)师,熟悉原著的朋友,一定( dìng)知道这位的梗。
电影对太( tài)乙真人的改动,非常成功( gōng)。
而最成功的是李靖夫妇( fù),弱爹变成了严父,殷夫人( rén)从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 jiǎ),升级为慈母。哪吒的反叛( pàn)精神是不被世界所理解( jiě),孤独而战绝不妥协,唯有( yǒu)血脉至亲能够理解自己( jǐ)的儿子。比 起原著中以死( sǐ)亡以绝望割裂过往与血( xuè)亲,到了本作中,父亲以命( mìng)换命时真的感受到父爱( ài)如山,成为电影最感人的( de)一幕, 多么正能量的价值( zhí)观啊。

附7:山( shān)河社稷图
这是《封神演义( yì)》中的至尊法宝之一,并不( bù)是太乙真人的法宝,而是( shì)女娲娘娘的。

这玩意在原( yuán)著中出场了一次,收服梅( méi)山七怪的老大袁洪的章( zhāng)回,原著里,袁洪神通广大( dà)谁也打不过他,女娲将此( cǐ)宝给杨戬,让他抓白猿:
话( huà)说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图( tú)”,如四象变化,有无穷之妙( miào),思山即 山,思水即水,想前( qián)即前,想后即后,袁洪不觉( jué)现了原身。忽然见一阵 香( xiāng)风扑鼻,异样甜美,这猴儿( ér)爬上去一望,见一株桃树( shù),绿叶森森,两 边摇荡,下坠( zhuì)一枝红滴滴的仙桃,颜色( sè)鲜润,娇嫩可爱。白猿看见( jiàn),不觉忻羡,遂攀枝穿叶,摘( zhāi)取仙桃下来,闻一闻,扑鼻( bí)馨香,心中大喜, 一口吞而( ér)食之。方才倚松靠石而坐( zuò),未及片时,忽然见杨戬仗( zhàng)剑而来。白猿欲待起身,竟( jìng)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将( jiāng)腰坠下,早被杨戬一把抓( zhuā)住头皮,用缚妖索捆住,收( shōu)了“山河社稷图”。
可见,山河( hé)社稷图的功能就是迷魂( hún)阵,类似凤凰幻魔拳的效( xiào)果。虽然没啥攻击力,但厉( lì)害之处就在于连袁洪这( zhè)样拥有九转神功的妖怪( guài)都能抓住。《哪吒之魔童降( jiàng)世》, 利用了山河社稷图这( zhè)个特制,变成了一个千变( biàn)万化的空间,也成就了全( quán)片最搞笑的大战。
彩( cǎi)蛋:申公豹为什么是豹子( zi)精
并不是叫“豹”的就是豹( bào)子精,那么黄飞虎还是老( lǎo)虎精呢!
想必《哪吒之魔童( tóng)降世》的导演混过贴吧或( huò)者天涯,因为“豹子精”的说( shuō)法当年在粉丝群体里很( hěn)火,以至于百度百科如今( jīn)都跟着起哄。

申公豹是元( yuán)始天尊门下,姜子牙的师( shī)弟,并不在十二仙之列。之( zhī)所以有“豹子精”的说法,主( zhǔ)要有二:
★其一修为千年,是( shì)申公豹抢夺封神榜时对( duì)姜子牙的一席话:
“炼就五( w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 tōng)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 hè)乘龙入九天。紫气飞升千( qiān)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 zú)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 guò)几千年”
姜子牙修为40年,比( bǐ)他入行晚的申公豹却有( yǒu)“千年修为”,所以很多人怀( huái)疑申公豹是并非以人身( shēn)修道的弟子,前面所谓几( jǐ)千年的修行只是修成人( rén)身的修炼。

★其二,申公豹的( de)行为不像阐教之人,倒像( xiàng)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门下( xià)。
阐教就是后来的道教,截( jié)教是封神原创,但从属性( xìng)构成来看比较杂,既有闻( wén)太师、赵公明这样的俗家( jiā)异人,也有精怪物化所成( chéng)。比如龟灵圣母、乌云仙、灵( líng)牙仙等等,不是乌龟王八( bā)就是三大师坐骑,还有后( hòu)来的孔雀大明王孔宣,更( gèng)像是万物之灵的派别。
《封( fēng)神演义》就是中国版的“权( quán)力游戏”, 武王伐纣的背景( jǐng)下,是阐、截二教相争,结果( guǒ)是截教被灭,阐教元气大( dà)伤,一旁的西方释教渔利( lì),偷了不少人。
其中申公豹( bào)搬弄是非,教唆截教门人( rén)反抗姜子牙,抢夺封神榜( bǎng),而且跟截教的能人异士( shì)(三十六路人马)意气相投( tóu),三言五语便能说反对方( fāng), 后期更是投靠了截教,是( shì)万仙阵的一个阵眼。 说他( tā)是精怪修炼的人形,才与( yǔ)截教一拍即合,也是有一( yī)定道理。
可见,申公豹这样( yàng)的行为,让大众有了相关( guān)的说法,但终究是猜测,并( bìng)无任何根据,不过作为民( mín)间故事中的角色,他们的( de)形象不就是在老百姓口( kǒu)口相传中才逐渐成型的( de)吗!也是百家争鸣,多些争( zhēng)论也不是坏处。
但,首先咱( zán)们还是要明确,哪些是原( yuán)著梗,哪些是来自民间二( èr)次加工,大家了解这一点( diǎn)即可。(同人文和原著党很( hěn)容易打得死去活来,比如( rú)犹太、基督和伊斯兰)
更何( hé)况,申公豹的形象在大众( zhòng)中早已深入人心, 单凭那( nà)一句口头禅,就无人能敌( dí)。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 乌鸦( yā)·火堂